信用知识
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
诚信,让制度和行为...
诚信对企业的重要性...
诚信缺失成为中小企...
从品牌的兴亡看诚信...
对信用一般性意义的...
企业诚信考量社会责...
信用管理
国际信用管理的实践...
企业家如何坚持诚信...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包...
完善企业信用管理的...
信用管理定义、意义...
信用管理与信用服务...
重要文件及党和国家...
典型案例
宝钢不折不扣讲诚信...
碧生源加强企业领导...
诚信打造医药企业旗...
诚信生存之本 创新...
诚信树人品 创新出...
从蒙牛诽谤门看企业...
从三鹿事件看企业诚...
中日韩评级机构掌门人论剑改革国际信用评级体系
人民网北京10月29日讯(记者 王欲然)近日,第四届中日韩信用评级论坛在中国上海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举行,150余位来自中日韩三国政府部门、国际金融组织、金融机构和企业的领导或代表,以及知名专家学者,从信用入手探究金融危机发生与蔓延的本质原理和规律,以“如何构建新型国际信用评级体系”为主题,共同探索危机预警与预防的解决方案,研讨在全球金融体系改革、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等方面如何推进构建适合世界信用经济发展的新型国际信用评级体系。
针对目前多国企图通过恶意贬值转嫁危机的行为,大公国际表示正考虑调整其信用等级。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央行、中国证监会等相关领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代表和三国评级机构负责人十余位嘉宾致词演讲,中外十几家媒体进行采访报道。
今年是国际信用评级业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年,无论是美国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还是欧盟、亚洲等国家和经济体出台的评级改革措施,都极大地影响了国际评级业未来的走向。6月27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多伦多G20峰会上强调“要制定客观、公正、合理、统一的主权信用评级方法和标准,使有关评级结果准确反映一国经济状况和信用级别”。这是在重要国际场合中国首次阐明对国际评级改革的立场,也为构建新型国际信用评级体系指出了方向。7月11日,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首次向全球发布了的五十个国家信用等级报告。它以全新的评级思想和标准,不以意识形态划界,平等维护国家信用关系和各方利益的根本立场,在国内与国际社会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媒体普遍认为,这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个非西方国家评级机构第一次向全球发布的国家信用风险信息,标志着一支新兴评级力量开始登上国际信用评级舞台。在此背景下,本届论坛及确立的“如何构建新型国际信用评级体系”研讨主题,对研究当前金融危机走向,预警和防范新危机发生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论坛深入分析了美国三大评级机构所主导的国际评级体系对全球经济发展造成的巨大的危害,尤其是对以美国利益为核心的评级立场,用一国风险衡量全球风险的评级标准等问题进行了反思,并认为由美国主导的国际评级体系无法承担维护全球金融稳定的责任。历经无数次国际金融危机的验证,现行国际评级体系不但掩盖,而且在加剧、甚至制造着全球性的信用风险。因此,打破美国信用评级模式,加强对信用评级体系的国际监管,改革并构建新型国际信用评级体系,不仅已成为后危机时代国际社会的共识,也是破解金融危机的当务之急。
论坛认为,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国际社会认识到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对全球金融体系安全的重要作用,作为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和未来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金融市场,上海非常需要依靠一个覆盖全球的信用评级风险评价与预警体系来保障金融中心的安全运行。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强调,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挑战,亚洲各国积极加强各国合作,努力克服危机带来的影响,大力推动本地区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他指出近年来亚洲债券市场不断发展,中日韩三国信用评级机构之间的合作对话提高了亚洲在国际信用评级体系中的话语权。央行征信管理局监督管理处处长何红滢畅言:各国政府应高度重视发展本土评级机构,创新国际监管与评级合作的模式,研究信用经济和评级发展规律,合力构建公正、合理、统一的国际信用评级体系。
论坛强调了维护我国核心利益在于中国必须参与创新建立新型国际信用评级体系。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表示,应吸取这一次金融危机的教训,需要重建国际信用评级体系,要建立一个安全的、客观的、公正的国际信用评级体系;中日韩三国的评级机构应该联合起来,为建立客观公正的国际信用评级体系作出贡献;三国信用评级机构联合起来可以做很多事情,如对全世界的主要的国家信用进行评级,独立地发表我们的评级成果。上海国际金融学院院长陆红军认为:一个国际金融中心需要建立一个新型的信用评级体系,并且应该在新的国际金融中心产生这个行业的领军者。
论坛认为,本次金融危机的本质是信用危机,只有从信用规律对危机发生与蔓延的机理创新性地建立一个科学的认识体系,才能真正发挥信用评级的作用,找到国际信用评级的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日本评级与投资信息公司主张:要明确评级机构监管的目的和方式,加强对信用评级的质量监控,同时对信用评级的商业模式进行探讨。韩国信用情报表示:本土评级机构首要的任务是要加强对信用评级的信心,夯实亚洲债券市场一体化的基础,积极推进国家主权评级研发并准备于明年发布国家主权评级结果。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关建中用的全新的信用理论,分析了信用危机从债务危机、经济危机、货币危机、全面危机四个发展阶对人类社会的安全影响,并描绘出以优先构建一个能充分体现信用经济本质要求的国际信用体系,通过公正客观地评级信息增加债权人的投资信息,以此恢复国际信用体系,使全球的资本流动起来的恢复世界经济增长的路线图。他强调改革国际评级体系需要世界各国形成战略共识。
论坛针对一些地区和国家探索构建真正能够维护本国金融安全的评级模式展开研讨。国家外汇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外汇管理杂志社理事长魏本华表示,作为最早走出危机,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的亚洲应该成为改革国际信用评级体系的引擎。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代表司马喆认为:在国际主权基金评级上,亚洲国家更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起到新的改革促进关联作用。
论坛还对愈演愈烈的货币危机给予强烈关注。长期以来美国三大评级机构借助众多投资者对其依赖和信任的资本,通过调整主权债务评级影响投资者对一国经济的判断。无论是亚洲金融危机还是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三大评级机构不负责任地调整国家主权评级都导致了一个国家汇率暴跌从而加剧危机蔓延。鉴于此,继7月发布50个国家信用等级报告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于日前又向全球发布了9个国家和地区的信用等级报告,并对货币危机所引发的全球信用风险进行评估。该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关建中表示,国家通过操纵汇率贬值转嫁危机是一种违约行为,作为唯一以此作为标准判断违约的评级机构,大公已启动对恶意贬值本国货币的国家进行跟踪评级,并考虑对其主权信用等级进行调整。
本届论坛是后危机时代在中国举办的第一个国际性信用评级论坛,也是国际评级业首次研讨如何推进国际评级体系改革、构建新型信用评级体系的盛会。论坛体现了亚洲信用评级未来发展前景和参与国际评级体系改革的强烈意愿,以及良好的思想理论、组织法规基础。同时,论坛为推动我国民族评级机构争取国际评级话语权,为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信用环境,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背景链接:
“中日韩信用评级论坛”是基于中日韩政府间签订的《中日韩推进三方合作联合宣言》等文件中“关于加强地区金融合作、建立地区融资与稳定机制、发展区域债券市场”的精神,由三国最大的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DAGONG)、日本评级投资讯息中心(R&I)和韩国信用情报(NICE)共同发起的一项区域间年度性会议,旨在通过三国评级机构、政府等市场各方的交流,探索信用评级标准的差异及一致性,共同提升揭示信用风险的能力,为本地区资本市场提供更有效的服务,并为促进亚洲债券市场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前三届论坛分别在北京、东京和首尔举行。创办四年来,论坛得到了三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论坛对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评级机构的应对措施提出过许多前瞻性的预测和建议,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第四届论坛与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和上海市闸北区政府共同主办,上海市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和上海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管委会共同承办。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是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近年来,紧紧聚焦上海“两个中心”发展战略,围绕“调结构、促转型”,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大力发展金融后台服务业,引进了行业协会类、软件开发类、信用评估类、融资租赁类、金融服务类等5大类20多家在金融服务业中具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形成了金融服务业产业发展的自身优势。据悉,“十二五”期间,市北高新园区将以“加快科技化步伐,打造国际化园区”为发展战略,以加快建设智能化楼宇为载体,以建设上海云计算产业基地为重点,以引进高端金融人才为保障,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产业,力争5年内在保险、证券、外汇、资产管理、期货期权以及有关的辅助性金融服务业方面,引进一批龙头企业,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责任编辑:赵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