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知识
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
诚信,让制度和行为...
诚信对企业的重要性...
诚信缺失成为中小企...
从品牌的兴亡看诚信...
对信用一般性意义的...
企业诚信考量社会责...
信用管理
国际信用管理的实践...
企业家如何坚持诚信...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包...
完善企业信用管理的...
信用管理定义、意义...
信用管理与信用服务...
重要文件及党和国家...
典型案例
宝钢不折不扣讲诚信...
碧生源加强企业领导...
诚信打造医药企业旗...
诚信生存之本 创新...
诚信树人品 创新出...
从蒙牛诽谤门看企业...
从三鹿事件看企业诚...
“风险+信用”监管体系:3年累计免罚近7.6亿元
“北京大力推行柔性执法,26个市级部门公布不予行政处罚清单,仅市场监管领域近3年累计依法不予行政处罚免罚金额近7.6亿元,让执法变得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北京市发改委主任杨秀玲在7月25日举行的“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北京还不断完善营商环境制度体系,构建“风险+信用”为基础的一体化综合监管机制,探索“柔性监管”。北京市全面推行非现场监管,实现49个市级政府部门领域全覆盖,今年上半年全市开展非现场检查比例超过20%。
“目前北京49个部门梳理形成的行政检查项中非现场检查项占比43.5%,非现场监管方式覆盖的行政检查项进一步拓展。”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邓慧敏表示,北京还全面推广“一码检查”,通过建立扫码提示、阻断机制,有效推动政府部门合理统筹、优化、压减检查或访企频次,解决扰企问题,打造让企业专心经营的营商环境。
除市场监管机制改革外,北京还从法治环境、政务服务、投资贸易环境等多维度探索优化营商环境。连续7年实施1500余项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彰显出北京营商环境改革的“北京速度”:外资企业设立率先实现“全程网办”,时间从2至3个月缩短到最快1天;去年40个行业全面推广“一业一证”,平均压减材料50.6%、压减时限71.5%;北京关区进、出口通关时间分别比2017年压缩76%、91%;5年来,商事案件审判、执行案件平均用时分别压减20%、60%等。
杨秀玲表示,北京将以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为目标,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