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知识
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
诚信,让制度和行为...
诚信对企业的重要性...
诚信缺失成为中小企...
从品牌的兴亡看诚信...
对信用一般性意义的...
企业诚信考量社会责...
信用管理
国际信用管理的实践...
企业家如何坚持诚信...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包...
完善企业信用管理的...
信用管理定义、意义...
信用管理与信用服务...
重要文件及党和国家...
典型案例
宝钢不折不扣讲诚信...
碧生源加强企业领导...
诚信打造医药企业旗...
诚信生存之本 创新...
诚信树人品 创新出...
从蒙牛诽谤门看企业...
从三鹿事件看企业诚...
建立“信用修复快车道” 助力企业完成信用修复
近日从山东省东营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该局今年以开展行风建设三年攻坚专项行动为契机,以清单管理强基、流程管理固本、业务管理提质、案件管理联防、队伍管理增效构建五维立体管理体系,畅通行风建设与行政执法双融双促的工作路径,实现业务规范与作风约束的深度融合与相互促进,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清单管理制度化,提升行风建设效能。建立完善“行风+执法”清单管理模式,编制《执法行为负面清单》,明确4大类15项禁止条款,对高风险环节实施精准预警。全面排查执法办案中不规范、不文明、不严格、不公正等行风建设方面突出问题,建立《执法廉政风险清单》,做到执法风险早发现、早研判、早处置。针对排查出的问题清单,通过风险防控与行风督查联动,推动“问题清单”转化为“整改清单”。
流程管理标准化,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强力推进“标准化+数字化”双轮驱动,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入企检查全面应用“政企行”阳光执法监督平台线上审批,严格执行“事前报备、扫码入企、事中留痕、事后评价”的规范化流程,有效规范涉企检查行为,2024年以来,入企检查频次同比下降55.6%,大幅提升了执法规范化水平。坚持过罚相当的原则,综合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指导约谈、警示告诫等柔性执法方式,认真执行轻微违法不予处罚不予强制清单制度,全市共办理免罚轻罚案件478件,占全部案件的74.9%,减免罚款520余万元。
业务管理精细化,提升服务型执法实效。事前精准预防,推动“执法端口前移”,开展“法治体检进企业”,主动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和指导服务,从源头消除违法隐患;事中精确监管,积极发挥大数据的作用,强化执法资源、执法信息互联互通,建立“投诉举报+舆情监测+抽检数据”风险研判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执法检查,做到“无事不扰”;事后精心帮扶,建立“信用修复快车道”,主动帮助当事人分析违法原因、落实整改要求,助力企业发展。今年以来,为企业开展法律知识培训15次,指导整改风险点456个,帮助23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
案件管理闭环化,提升案件办理质效。创新建立法制审核、案审评查、行风监督“三位一体”监督体系,制定《法制审核工作规则》,严格执行案件审核制度,确保每一件案件都经得起法律和实践的检验。组建由市局、县区局、乡镇市场监管所法制人员组成的“1+7+N”专职兼职法制员队伍,形成纵向覆盖市、县、乡镇和横向覆盖执法机构的执法监督网络,常态化开展行政处罚案卷评查;畅通外部监督渠道,聘请社会行风监督员,推行执法监督卡制度,让行政执法在阳光下运行。
队伍管理长效化,提升综合素质能力。实施“凝心铸魂”工程,打造廉洁文化与规范执法融合阵地,常态化开展行风警示教育,筑牢廉洁执法的思想防线。建立“导师帮带”工作机制,对年轻干部实行“职业道德+业务素养”双培养,提升队伍整体素质。构建多元化效果评价机制,通过执法系统数据抓取、座谈交流以及现场督导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常态化评估,激励执法人员干事创业、担当作为,提振“做极致、干精彩、争一流”的精气神,在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中走在前、挑大梁。
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