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知识

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

诚信,让制度和行为...

诚信对企业的重要性...

诚信缺失成为中小企...

从品牌的兴亡看诚信...

对信用一般性意义的...

企业诚信考量社会责...

信用管理

国际信用管理的实践...

企业家如何坚持诚信...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包...

完善企业信用管理的...

信用管理定义、意义...

信用管理与信用服务...

重要文件及党和国家...

典型案例

宝钢不折不扣讲诚信...

诚信打造医药企业旗...

诚信生存之本 创新...

诚信树人品 创新出...

坚持以人为本 诚信...

借诚信之风扬力量之...

北仑:进出口企业“...

当前位置: 首页 - > 信用管理 - > 正文

深化“信用+生态”融合 创新信贷激活绿色经济


信用商务网【官方网站】 · http://www.ccbn.org.cn     发布时间:2025/9/10

    近年来,甘肃省张掖市创新推出“水权贷”“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林权质押贷”“GEP生态价值贷”三大特色金融产品,切实为绿色金融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可操作、能落地的实践路径。

    近年来,甘肃省张掖市立足生态资源富集优势,以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创新推出“水权贷”“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林权质押贷”“GEP生态价值贷”三大特色金融产品,打破生态资源 “看得见、摸不着、难变现”的困境,切实为绿色金融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可操作、能落地的实践路径。

    针对水务企业传统抵押物不足、融资难的痛点,张掖市以“信用”破题,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印发政策文件、进行专业水权评估等,探索“信用+水权”融合模式,凝聚政银合力打通“水资源”变“水资产”通道,让每一滴“解渴水”,都变成“发展钱”。

    在多重努力下,今年,兰州银行张掖分行成功为民乐县园区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发放甘肃省首笔500万元“水权贷”,解决该工业园区供排水保障企业的资金困境。此举不仅让“取水权”成为企业的“信用名片”,更破解了水务企业“贷款难、抵押难”问题,为节水型社会建设注入金融动能。

    林业企业长期面对“投入大、周期长、融资贵”难题,张掖市创新“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林权”双质押模式,以信用量化林业生态价值,给每一棵“绿树”都贴上“信用签”。在张掖市林草碳汇测量核算“三个中心”(计量监测、审核认证、交易服务中心)的努力下,成功为“无形碳汇”赋予“信用价值”。

    甘肃神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6000亩林地,以“林业碳汇预期收益权+林权”为质押,获得甘肃省首笔300万元贷款和250个BP利率优惠。这种“以碳换贷”模式,既将碳汇预期收益转化为企业信用资本,又以林权质押提升违约成本,降低银行风险,让“护绿”与“增收”实现双赢。

    生态价值“难核算、难质押”问题一直是行业难题,为使每一片“好生态”,都产出“好收益”,张掖市创新推出“GEP生态价值贷”,将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转化为企业可融资的信用资产。张掖市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张掖市分行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等专业机构合作,建立标准化GEP评估机制,解决“怎么算、谁来算、认不认”问题,再通过人民银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完成质押登记,同时引入企业负责人信用担保缓释风险。

    2023年12月,张掖农商行依据GEP评估结果,为张掖市祥汇园果蔬有限公司发放100万元“GEP生态价值贷”,让种植基地的生态价值成为企业的“信用背书”,该模式解决生态企业传统抵押物不足问题,也激发企业发展积极性。截至目前,张掖农商银行、临泽农商银行累计为4户农业企业成功发放“GEP质押贷款”1080万元,为企业融资探索了新路径。

    从“水权”到“碳汇”再到“GEP”,张掖市始终以信用为纽带,通过制度创新、价值量化、风险缓释,让生态资源拥有“信用身份证”,既破解了企业融资难题,又推动绿色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常态化。未来,张掖市将持续深化“信用生态”融合,让更多生态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融资活水”。

    来源:新华财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