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知识

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

诚信,让制度和行为...

诚信对企业的重要性...

诚信缺失成为中小企...

从品牌的兴亡看诚信...

对信用一般性意义的...

企业诚信考量社会责...

信用管理

国际信用管理的实践...

企业家如何坚持诚信...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包...

完善企业信用管理的...

信用管理定义、意义...

信用管理与信用服务...

重要文件及党和国家...

典型案例

宝钢不折不扣讲诚信...

碧生源加强企业领导...

诚信打造医药企业旗...

诚信生存之本 创新...

诚信树人品 创新出...

从蒙牛诽谤门看企业...

从三鹿事件看企业诚...

当前位置: 首页 - > 信用管理 - > 正文

“党建+信用”赋能乡村振兴


信用商务网【官方网站】 · http://www.ccbn.org.cn     发布时间:2024/7/15

    “自从被评为AAA级信用村后,我们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很快得到了县农商行黄口支行提供的授信150万元贷款支持,贷款利率仅4%。靠着这笔贷款,我们村合作社大力发展大棚西瓜、甜瓜、香菜等特色产业,使村集体收入由2022年的30多万元增加至2023年的100多万元!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进信用村建设,让更多的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享受到‘信用+’带来的好处。”7月12日,萧县黄口镇徐洼村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恩峰感慨地说。
    与此同时,白土镇张村部分农户也因被评为信用户在伏羊节前夕免费领到了葡堤原乡的门票……
    近年来,萧县紧扣“党建引领、信用支撑、惠及民生”的目标,巧妙通过“党建+信用+积分”模式,推深做实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不仅实现了基层善理,助推了乡村振兴,也培育了文明乡风,构建了共商共建共享共评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其相关做法成功入选全国“信易+”应用典型案例。
    坚持党建引领,健全工作体系
    该县将党建引领贯穿于信用村建设工作全过程,出台工作方案,成立由县委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组织、金融、数据资源管理等29家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组建数据归集、金融服务、乡风文明、信用体系、产业发展“五大专班”;建立联席会议商讨制度,设立“银行+政府+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等四方风险补偿基金分担机制;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推动、多方协同、群众参与的长效机制;制定积分评价等7个办法,形成“1+7”文件制度体系,为信用村建设提供组织基础和制度保障。
    坚持公正公平,确保评议精准
    该县聚焦农村经营主体的资产收入等信息和乡风文明评议等重点,信息采集采用“入户采集+数据归集”方式,实行线上申报、系统评级模式,科学评定出农村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和行政村的信用等级。乡风文明评议则按照“三评三审两公开”工作流程,分别成立评议、审议、监督3个小组,并将包村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和乡贤“五老”纳入评议组当中,采取“农户自评、村民互评、小组评议”方式,逐人逐户评出“信用分”。
    同时,采取网上直播的形式,将评议过程全过程公开,接受各方监督,确保评议公平公正。围绕村民孝老敬亲、诚信守法、热心公益、移风易俗、遵守村规民约等8个方面,优化配置36条“正面清单”、33条“负面清单”,确定9项“一票否决”情形,有效提高评议精准率。
    强化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
    该县大力推进“党建+信用”体系建设,搭建政银企对接服务平台,积极指导各金融机构在各乡镇(街道)打造高标准金融综合服务室133个,配备“金融村官”,为群众办理小额助农取款、缴纳社保医保、贷款授信等多项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对信用主体实行贷款优先、额度优先、利率优惠的“三优”政策,推动金融机构接连推出“振兴快贷”“信易贷”等信用村结果运用特色信贷产品,以及“收粮贷”“活体抵押贷”“小微快贷”等乡村振兴专项产品,缓解“三农”融资难题。
    以惠农便民服务为抓手,把更多政务数据、金融资源延伸到村部综合服务室,同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调查研究,详细了解农民金融需求,解决资金难题,切实把金融服务送到家,帮助村民和村集体实现产业兴旺、致富增收。
    强化结果运用,实现乡村善理
    该县建立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服务平台,延长“信用+公共资源”“信用+乡村治理”等服务链条,推出交通出行、医疗健康、信用超市、创业就业、评先评优、农事服务等13项应用项目,凡AAA级信用户可免费领取内含48元的“信用公交卡”,在信用窗口优先办理各项业务,享受体检套餐半价优惠和免费量血压、健康咨询等医疗服务……
    同时,打造信用亭(廊)、信用公园(广场)、信用超市和金融服务室,组建“镇包村干部+村‘两委’+网格员+志愿者+党员中心户”宣传队伍,积极引导村民通过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获取信用积分,通过信用积分超市兑换各类商品。
    将信用户评级与“美丽庭院”“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表彰活动结合起来,先后有520余户信用户被优先推荐,引导群众由“旁观者”转变“参与者”,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提升了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实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