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知识

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

诚信,让制度和行为...

诚信对企业的重要性...

诚信缺失成为中小企...

从品牌的兴亡看诚信...

对信用一般性意义的...

企业诚信考量社会责...

信用管理

国际信用管理的实践...

企业家如何坚持诚信...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包...

完善企业信用管理的...

信用管理定义、意义...

信用管理与信用服务...

重要文件及党和国家...

典型案例

宝钢不折不扣讲诚信...

诚信打造医药企业旗...

诚信生存之本 创新...

诚信树人品 创新出...

坚持以人为本 诚信...

借诚信之风扬力量之...

北仑:进出口企业“...

当前位置: 首页 - > 信用研究 - > 正文

深入贯彻能源法 推动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能源监管机制


信用商务网【官方网站】 · http://www.ccbn.org.cn     发布时间:2025/8/2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监管制度”。在能源监管工作中,如何实现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明确提出,加强能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信用记录制度,为推动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能源监管机制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信用监管取得积极成效

  近年来,能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在信用信息归集和共享、信用评价与监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经营主体知信、守信、用信意识不断提升。湖南能源监管办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监管制度决策部署,积极推进信用承诺、规范开展信息归集、有效实施分级分类监管,信用监管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全面推行电力业务资质许可告知承诺制。2021年9月,印发《关于全面推行电力业务资质许可告知承诺制的通知》,依托国家能源局资质和信用信息系统,充分运用“互联网+信用+监管”方式,推动形成“守信规范、审批高效、监管完善”的许可审批新模式。目前全省持证企业2250家,全部纳入信用监管平台管理。2024年全年,企业采取告知承诺制办理许可事项占比78%,其中,发输供资质许可告知承诺制占比达98%,切实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二是规范开展信用信息归集和公示。能源行业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归集和公示工作,是信用监管工作的基础支撑,有利于提高监管精准性,提升监管效能。根据国家能源局《能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2016-2020年)》,湖南能源监管办以市场主体的基本情况、良好记录、不良记录等信用记录指标为重点,完善能源市场主体信用档案,推动信用记录全覆盖。能源行业信用信息平台累计归集并公示全省相关企业许可信息2471条、行政处罚及行政检查等信用不良信息133条。

  三是持续强化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措施。将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有机结合,坚持以市场主体信用状况为导向,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在开展电力业务资质许可事中事后核查过程中,根据企业信用等级,对信用良好企业,以在线核查为主,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对失信、严重失信企业按100%的比例现场核查,纳入重点监管对象依法依规实行严管,特别是对存在虚假承诺行为的企业,加大惩处力度,形成“守信者无事不扰、失信者利剑高悬”的信用监管格局。

  二、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监管制度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2025年1月1日,能源法正式实施,提出加快建立主体多元、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监管有效的能源市场体系,对能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当前工作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是信用体系建设有待完善。目前,湖南能源行业信用体系建设集中在电力领域,煤炭、石油、天然气领域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制度,能源行业安全生产、工程建设、节能环保、市场交易等重点领域信用体系不完善,配套制度不多,各领域没有形成信息共享交换、协同共治效应,信用监管综合治理效能不高。

  二是信用信息共享开放不足。一方面,能源行业仅与发改、市场监管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相关企业认证认可、受到其他行政主体处罚以及主要经营管理者等信用信息还不充分,无法完整反映企业信用状况;另一方面,日常监管工作中安全检查、市场监管、行业监管及12398投诉举报相关信息归集不够、共享不足,不利于提高政府服务和监管水平。

  三是信用应用领域有待拓展。目前,能源行业信用应用仍集中在电力业务资质许可领域,在安全、交易、统计等领域虽有探索,但信用信息应用仍不足,与日常监管结合不深,在电网、油气管网等自然垄断环节监管以及电力市场监管等方面,信用应用还有待加强。

  四是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仍不健全。守信激励不足,日常许可办理过程中,对守信企业优先办理、减少流程环节等措施应用不足,“一路畅通”的便利体现不够。失信成本偏低,在经济利益驱动下,有的企业铤而走险,采取欺骗等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2024年,湖南能源监管办共开展行政处罚27件,其中企业提供虚假申请材料或者欺骗手段取得许可案件18件,占比67%。

  三、下一步信用监管重点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湖南能源监管办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积极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能源监管机制。

  一是深化数字化监管。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对信用监管支撑作用,用好国家能源局资质和信用信息系统,强化数据分析,及时动态掌握市场主体经营情况和信用信息,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推动监管向数字化、常态化转变。

  二是深化全过程监管。持续优化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电力业务许可事前审批流程,完善信用信息记录,拓展信用应用,聚焦自然垄断环节,从对典型问题解剖麻雀入手,推进信用监管与市场、行业、安全监管、稽查执法业务深度融合,推动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全链条贯通。

  三是推动实施协同监管。以贯彻落实能源法为契机,加大与地方能源主管部门以及住建、市场监管、安全管理等部门工作协同,推动信用信息跨部门共享、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积极支持市场主体、行业组织开展信用建设,加大诚信宣传和失信通报力度,推动形成全行业守信氛围。

  (湖南能源监管办 李德刚 李红艳 邹杰)

    来源:信用能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