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知识
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
诚信,让制度和行为...
诚信对企业的重要性...
诚信缺失成为中小企...
从品牌的兴亡看诚信...
对信用一般性意义的...
企业诚信考量社会责...
信用管理
国际信用管理的实践...
企业家如何坚持诚信...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包...
完善企业信用管理的...
信用管理定义、意义...
信用管理与信用服务...
重要文件及党和国家...
典型案例
宝钢不折不扣讲诚信...
诚信打造医药企业旗...
诚信生存之本 创新...
诚信树人品 创新出...
坚持以人为本 诚信...
借诚信之风扬力量之...
北仑:进出口企业“...
2025年9月信用领域大事记
新华信用北京9月30日电(分析师 朱思韵) 2025年9月,信用领域发生了哪些大事?新华信用(www.credit100.com)进行了梳理和盘点。
1.《重点劳动防护用品安全隐患专项整治方案》:严查检验检测机构违法违规行为
9月2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印发《重点劳动防护用品安全隐患专项整治方案》,明确强化信用监管。各地市场监管、应急管理、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加强信息互通,及时公开、推送检测结果不合格的重点劳动防护用品生产厂家、生产批次,未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重点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单位等信息。相关执法查处信息要记入信用记录,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用中国”网站依法公示,对生产、流通单位的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依法依规列入相关部门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实施联合惩戒。对检验检测机构出具虚假报告、不实结论,冒用其他检验检测机构名义出具报告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并曝光。
2.九部门联合发文:加大服务消费信贷支持力度
9月5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5方面19条具体任务措施。其中包括:综合运用货币信贷等政策工具,支持金融机构扩大服务消费领域信贷投放,加大对服务消费领域经营主体信贷投放力度。加大消费信贷支持力度。支持地方通过新设或纳入现有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等方式,分担消费信贷风险,开展重点领域消费贷款贴息,引导金融机构和商家合作开发适合服务消费特点的产品和服务,形成“政府补贴+金融支持+商家优惠”组合拳。
3.国家网信办公布一批违规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典型案例
9月10日,国家网信办公布一批违规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典型案例。这些典型案例涉及类型包括假冒仿冒新闻单位、违规开展新闻采编、冒用新闻栏目照片、发布虚假不实信息。网信部门将持续加大违规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乱象整治力度,依法从严处置问题突出的平台和账号,大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4.人民银行发布服务指南: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审批
9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发布《经营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审批服务指南》,该指南通过“规则透明化、操作标准化、准入严格化”,实现了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将成为中国征信业市场化、法治化和规范化发展的一个关键标志。
5.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个体工商户信用评价指标》国家标准
9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制定发布《个体工商户信用评价指标》(GB/T 46278—2025)国家标准,推动评价信息有序共享和高效利用,助力个体工商户信用融资。标准规定了个体工商户信用评价指标建立的基本要求、评价指标内容及指标设置,适用于开展个体工商户信用评价活动。
6.交通运输部:统一规范海事信用管理,减少海事违法失信行为
9月11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发布《海事监管领域信用管理规定(试行)》,旨在进一步统一规范海事信用管理,有效减少海事违法失信行为,提升海事监管与服务的质效。该《规定》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纵深推进海事监管与服务保障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举措,《规定》的出台,将推动形成海事监管领域‘让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寸步难行’的良好氛围,助力打造更加安全、更加便捷、更加守法的航运营商环境,降低航运市场交易成本和运行成本,服务航运高质量发展。”
7.国办进一步完善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
9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的通知》,明确“提升信用监管效能。健全旅游市场信用体系和监管制度。完善行业信用记录,依法依规开展失信主体认定,推进信用承诺、信用评价、信用修复等工作,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加强部门间信用信息共享,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拓展旅游市场信用应用场景,发展信用经济。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加强行业组织建设,鼓励行业组织积极参与权益保护、信用建设、质量提升等工作。”“推动加强行业自律,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加强宣传引导、选树正面典型等方式,引导旅游经营者依法依规诚信经营,共同维护旅游市场秩序。”
8.两部门联合发布第一批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典型案例
9月15日,金融监管总局、公安部联合发布第一批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包括宁某等人包装“职业背债人”实施贷款诈骗、信用卡诈骗案;林某某、马某某等人以“代理退保”名义实施敲诈勒索案。两部门表示,要坚持对信贷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全链条打击。近年来,以不法贷款中介为核心的犯罪团伙以伪造首付款凭证、签订价格虚高的房屋成交买卖合同等手段,骗取银行信贷资金,不仅严重破坏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危害国家金融安全,还对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产生负面影响。此类案件中,非法贷款中介在组织、策划犯罪中发挥了重要联结作用,形成以其为枢纽的全链条违法犯罪,往往短期内重复多次作案,社会危害严重,必须依法打击。
9.三部门联合启动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
9月15日,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15日联合启动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据了解,本次活动以“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为主题,围绕“为民办实事,提升服务水平;规范营销行为,强化适当性管理;抵制非法中介,维护金融秩序;防范电信诈骗,保护财产安全”等四方面,汇聚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社会媒体等多方力量,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分人群、有侧重的金融教育宣传。
10.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扩大服务消费有关政策措施
9月1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司长吴越涛表示,将在托育、养老、家政、旅游等重点领域实施“信用+”工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让消费者更放心。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负责人杨虹表示,将指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消费行业经营主体的首贷、续贷、信用贷、中长期贷款支持力度。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司长孔德军表示,将着眼于让广大老百姓放心消费,结合开展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强化跨部门联合监管,引导诚信合规经营,加强服务质量监测评价,开展服务质量承诺活动,加强家政等领域的信用体系建设。
11.2025年全国“诚信兴商宣传月”在湖北咸宁启动
9月22日,2025年全国“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在湖北省咸宁市正式启动。活动以“诚实守信,利企惠民”为主题,旨在弘扬诚信文化,优化消费环境,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据介绍,活动将聚焦14方面,通过遴选诚信案例、发布诚信倡议、普及信用知识等形式,推动各行业形成“讲诚信、重诚信、守诚信”的浓厚氛围。宣传月期间,商务部将指导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在10个重点省份举办“诚信兴商”银企对接活动,在全国20个主要商圈开展“信用惠民”活动,推出一批便民利企优惠措施,充分释放信用红利。
12.国家卫健委:生活类美容机构严禁开展医美项目
9月22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杨金瑞指出,医美的本质是医疗行为,提供医美服务的必须是医疗机构,生活类的美容机构不具备资质,严禁开展医美项目。杨金瑞介绍,近年来,医美行业快速发展,一些不良商家和机构利用消费者渴望迅速变美的心理,通过虚假宣传、借科普名义发布医美广告、非法行医等手段牟取暴利。对此,国家卫健委郑重提醒:生活类美容机构如开展医美服务则涉嫌非法行医,为法律法规所禁止。民众可以到国家卫健委的官网“服务”栏目查询全国医疗机构的信息。
13.中银协:去年国内信用证结算量3.62万亿元
9月22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了《中国贸易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24—2025)》,这是中银协连续第九年发布贸易金融行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据中国银行业协会贸易金融专业委员会不完全统计,2024年银行业国际结算量12.75万亿美元,国内信用证结算量3.6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35%和17.89%,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14.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
9月24日,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聚焦供需两侧协同发力,从4方面提出14项任务举措。其中,“促进规范健康发展”作为重点任务举措之一,要求:探索“大数据+信用”智慧监管模式,鼓励电商平台依托大数据开展信用评价。
15.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措施》
9月24日,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13条政策措施:用好用足中央和地方现有资金渠道积极支持服务出口、增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撬动作用、优化服务出口零税率申报程序、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提高出口信用保险政策精准度、完善保税监管制度、便利人员跨境往来和入境消费、优化跨境资金流动管理、提升服务贸易跨境资金结算便利化水平、鼓励知识产权转化交易、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加快发展国际数据服务业务、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16.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快推动工程咨询行业高质量发展
9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工程咨询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行业协会要健全行业自律机制,推进行业诚信建设,引导行业主体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行为,推动形成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加强对工程咨询机构的抽查检查,对弄虚作假、低价恶性竞争等违法违规行为按规定予以处理,并纳入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涉嫌违法犯罪的线索及时移交司法机关。
17.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培育的若干措施》
9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对外发布《关于加强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培育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鼓励金融机构结合数创企业投融资需求,按照市场化原则提供金融服务。强化创投资金引导,优化完善国有创业投资考核评价机制,探索将培育数字经济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情况纳入考核机制。鼓励地方完善经营主体信用评价服务体系,鼓励有条件的金融机构构建符合数创企业特点的信用评价模型,完善风险评价机制,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切实加大数创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规范银行与投资机构的合作,为数创企业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促进银企对接,向金融机构推荐优质数创企业项目。加大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数创企业上市融资。
来源:新华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