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知识
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
诚信,让制度和行为...
诚信对企业的重要性...
诚信缺失成为中小企...
从品牌的兴亡看诚信...
对信用一般性意义的...
企业诚信考量社会责...
信用管理
国际信用管理的实践...
企业家如何坚持诚信...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包...
完善企业信用管理的...
信用管理定义、意义...
信用管理与信用服务...
重要文件及党和国家...
典型案例
宝钢不折不扣讲诚信...
碧生源加强企业领导...
诚信打造医药企业旗...
诚信生存之本 创新...
诚信树人品 创新出...
从蒙牛诽谤门看企业...
从三鹿事件看企业诚...
重建社会信用体系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修改学籍、异地高考,违法添加、食品造假,虚假宣传、电视热炒……这些不正常的现象深刻暴露了我国社会主体的诚信缺失,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成为当今的重大社会课题。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完善,社会环境得不到净化,和谐社会更无从谈起。因此,合力并举、多措并行,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但必要,而且紧迫。
首先,推进社会信用法制化进程,使社会主体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以道德教化的形式引导和约束人们的行为,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没有法律的保驾护航,社会主体行为必将如一盘散沙,难以形成合力。因此,推进社会信用法制化进程显得尤为重要。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不同行业标准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将诚实信用纳入法律的范畴,用法律的强制力和威慑力规范市场行为。
其次,行政监督、媒体监督和群众监督“三管齐下”,把社会主体行为暴露在阳光之下。“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有钱亦不可任性”。目前我国的监督机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渠道不畅、执行不力的问题,失信行为如若没有得到及时制止,必将如“破窗理论”中的第一块破窗一般,使千里之堤溃于小小蚁穴。在监督过程中,政府监督是主导,媒体监督是保障,群众监督是根本。设置专门的举报热线,设专人处理举报案例,一经核实,严肃处理,使失信行为的违法成本大大增加。
最后,宣传教育,道德教化,经营一方诚实守信的沃土让道德之花灿烂夺目。道德虽没有法律的强制力,没有立竿见影的约束效果,但是千百年来道德凭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深深地印在国民的脑海里。能否营造出全民守信的社会氛围是社会信用体系重建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学校是教育最重要的主题,在学校教育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教育,提高学生群体的道德修养关系着祖国的未来。社会是道德教化的主要场所,利用宣传栏宣传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
仰观使命之大,我们满怀豪情;俯察任务之重,我们充满自信。坚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社会信用体系的重建一定能够圆满成功,精神文明建设动力十足,中国梦的最终实现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