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知识
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
诚信,让制度和行为...
诚信对企业的重要性...
诚信缺失成为中小企...
从品牌的兴亡看诚信...
对信用一般性意义的...
企业诚信考量社会责...
信用管理
国际信用管理的实践...
企业家如何坚持诚信...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包...
完善企业信用管理的...
信用管理定义、意义...
信用管理与信用服务...
重要文件及党和国家...
典型案例
宝钢不折不扣讲诚信...
碧生源加强企业领导...
诚信打造医药企业旗...
诚信生存之本 创新...
诚信树人品 创新出...
从蒙牛诽谤门看企业...
从三鹿事件看企业诚...
国内合同履约五方面典型经验汇总分享
前言:FOREWORD合同履约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基础性工程,是推动信用体系建设的支撑性工程,同时也是建设法制社会的先导性工程。近年来,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为进一步加强政府、企业等主体履约管理,各地方政府将信用理念和手段融入到了政府合同履约管理工作中,创新实践做法层出不穷。
通过对8省10余家地市相关案例资料的梳理分析,总结出国内合同履约管理的五方面典型经验,一起来看看吧。
一、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平台建设
各地普遍依托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合同履约监管平台,实现全流程电子化与动态监管。
黑龙江省:建成覆盖省、市、县、乡四级的政府合同履约监管平台,归集合同76.71万份,通过“三级预警+三位监督”实现全流程动态跟踪。
浙江省衢州市:建立合同履约监管系统,归集八大类政府合同信息,通过数据建模实现失信风险智能预警。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开发智慧化监管平台,运用语义分析技术3秒完成合同文本风险检测,并实现电子合同“云签约”与区块链存证。
二、标准化流程与制度创新
通过规范合同管理流程、细化评价标准,提升履约可控性。
福建省:明确建筑施工企业合同履约评价范围与周期,优化考勤抽查机制,推动评价结果与信用记录挂钩。
安徽省芜湖市:制定《招商引资合同风险防范指引》,建立“审、备、监、督、评”五字诀监管闭环,实现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
江苏省常州市:出台《政府采购采购人信用管理暂行办法》,标准化处理363万条合同信息,形成“跟踪-预警-处置”信用管理机制。
三、信用评价与结果应用深化
将履约情况纳入公共信用评价体系,强化激励与惩戒措施。
山东省诸城市:建立“合同履约监管+公共信用评价”机制,对履约优秀主体给予行政审批、融资贷款等加分激励。
广东省中山市:将合同履约结果推送至“信易贷”平台,为守信企业提供低利率信用贷款,违约主体则增加抽查频次。
江苏省盐城市:对水利合同按季打分、按年评级,结果应用于后续招标,推动履约率提升。
四川省广元市:将政府合同履约情况纳入政务诚信考核,并通过信用预警模型防范违约风险。
四、多方协同与全流程闭环监管
构建跨部门协作机制,实现标前、标中、标后全链条监管。
广东省:依托电子履约保函系统简化流程,降低中小微企业交易成本,保函申请效率提升至2小时内完成。
安徽省宣城市:建立“建设单位+行业主管部门+交易监管部门”三位一体监管模式,强化施工现场与招标市场的联动。
浙江省衢州市:通过“归集-预警-处置-反馈”闭环机制,推动275个逾期合同履约整改。
五、风险预警与动态防控强化
建立智能化预警模型,前置风险防控节点。
黑龙江省:通过三级预警体系(事前提醒、事中预警、事后督办)累计发出预警提示2.45万次。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利用区块链技术实时监测交易对手信用风险,防范财政资金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