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知识
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
诚信,让制度和行为...
诚信对企业的重要性...
诚信缺失成为中小企...
从品牌的兴亡看诚信...
对信用一般性意义的...
企业诚信考量社会责...
信用管理
国际信用管理的实践...
企业家如何坚持诚信...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包...
完善企业信用管理的...
信用管理定义、意义...
信用管理与信用服务...
重要文件及党和国家...
典型案例
宝钢不折不扣讲诚信...
碧生源加强企业领导...
诚信打造医药企业旗...
诚信生存之本 创新...
诚信树人品 创新出...
从蒙牛诽谤门看企业...
从三鹿事件看企业诚...
纳税信用管理的贵州实践
合规经营是企业行稳致远的“必修课”,良好的纳税信用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金名片”。国家税务总局贵州省税务局充分发挥纳税信用在社会信用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扎实开展信用评价预警提醒和信用修复工作,引导纳税人诚信纳税,助力企业在法治轨道上高质量发展。
“事前预警”规范失信行为
“我无论怎么忙,每月15日前都会登录‘贵州银税企互动平台’小程序。”六盘水珍宇航商贸有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谢敏说,去年在“纳税信用管家”微信小程序上看到一条信用预警,点击查看发现尚未全部完成当期财务报表的填报,如果逾期未完成可能造成纳税信用扣分,影响企业贷款进度,于是按照预警提醒,及时填报财务报表,避免了被扣分的情况。
为了从源头上减少失信行为,贵州省税务部门梳理纳税人涉税行为习惯和共性高频风险点,形成包含25个重点指标、69个常规指标的数字模型,将扫描预判的失分风险通过“纳税信用管家”微信小程序向纳税人推送,提醒在“事前”,有效降低影响纳税信用年度评价结果的失分风险。
同时,根据纳税人的日常涉税行为“预打分”,纳税人通过打分情况判断自身是否存在失信行为,常态化引导纳税人规范涉税行为。
2025年一季度,贵州省税务部门向纳税人推送未及时申报、未及时缴税等预警提醒信息超492.99万条,纳税人收到预警提醒后及时查找问题、及时自我规范,涉税失信行为不断减少。
信用修复可走“绿色通道”
“多亏税务部门给我们发送了信用评价风险提示,及时提醒我们纠正,贷款才没有受到影响。”贵州泽长实业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姚元华说。
该企业因逾期申报,触发了纳税信用扣分指标。六盘水市税务局工作人员发现后主动对接企业,了解到该企业因财务人员调整,忘记申报土地增值税。企业主动及时补充申报后,纳税信用由C级修复到B级,未影响企业办理贷款,企业获得银行授信500万元。
在贵州安顺,贵州山之鑫科贸有限公司通过及时修复失信行为,次年信用评级升至B级。该公司负责人杨帆坦言:“企业成立之初,对纳税申报、按规定期限填报财务报表等涉税事项不太清楚,‘信用修复课堂’刚好为我们补课。”
“信用修复课堂”是安顺市税务局针对新设立纳税人开设的,旨在帮助企业梳理进项抵扣、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等薄弱环节,引导纳税人重视纳税信用和合规经营。同时,安顺市税务局建立“动态修复”机制,分批次、分阶段开展信用修复辅导工作,帮助失信主体及时纠正违法失信行为。
据了解,按照预警风险等级,贵州省税务部门采取“主动修复、辅导修复、协同联动”三种方式,分类修复纳税信用,并开通线上“信用修复绿色通道”,简化流程,实施非主观失信企业“承诺修复”,累计帮助22.58万户企业修复纳税信用。
纳税信用成“金字招牌”
近日,六盘水美味园食品有限公司先后与来自韩国、南非的经销商达成销售协议。“在与客户商谈的过程中,连续6年获评A级纳税人为我们加了不少分,我们一定要守好这块金字招牌。”企业负责人王凡表示,“A级纳税人”俨然成了企业的“无形资产”,既能享受发票领用、办税缴费等方面的激励措施,还大幅提升了公司的信誉、形象和客户信任度。
良好的纳税信用是助推企业发展的“加速器”,贵州省税务部门在强化纳税信用管理的同时,广泛宣传良好的纳税信用带来的红利,告知对失信主体采取的监管和联合惩戒措施,营造“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浓厚氛围。
贵州鹤辉燕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就吃过失信的“苦头”,由于以往年度存在税收违法行为,该公司2022年纳税信用等级被直接判定为D级。“我们的业务主要依靠投标获取,成为D级纳税人以后,投标门槛迈不进去,错失了很多很好的机会。”该公司负责人李鹤成介绍,看到一份份被退回的标书,当时想,要是能有修复的机会,一定注重在合法合规中提升企业竞争力。好在,2023年该公司收到了贵州贵安新区税务局推送的纳税信用修复提示,财务人员及时进行修复操作,纳税信用在2023年提升到B级。
“守法是一个企业最基本的义务,善于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李鹤成表示,纳税信用得到修复后,公司坚持合规经营。如今,公司的纳税信用等级已经提升到A级。
资金是民营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命脉,依托“贵州银税企互动服务平台”,C级以上纳税人可实现贷款一键测算额度、一键申请,切实将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2025年一季度,贵州累计投放“银税互动”贷款5.6万笔,投放金额94.7亿元。同时,还因地制宜创新“铜品税贷”“科创税e贷”“专精特新贷”“黔药易贷”“黔牛快贷”等8款“银税互动”信贷产品。
在贵州铜仁,税务部门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人民银行铜仁市分行,创设了“铜品税贷”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位于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的贵州弘邦电子有限公司,通过“铜品税贷”拿到了50万元信用贷款。该公司财务负责人张利勤表示,凭借A级纳税信用,企业换来的不仅是“真金白银”,也是发展信心。
在贵安新区,税务部门针对科创企业成果转化周期长、享受税费减免金额大、初创期纳税金额不高等特征,将减免税额纳入授信标准,开发“科创税e贷”产品,让良好的纳税信用回馈企业创新发展。明创慧远(贵州)技术有限公司员工谭龙梅说:“‘科创税e贷’根据企业创新能力,授信额度提至500万元,有效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随着纳税信用培育工作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享受到信用红利,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合规转变,实现了健康发展。”贵州省税务局纳税服务处处长肖张表示,将持续推进纳税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社会信用体系支撑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作用,引导经营主体重视纳税信用、用好纳税信用,推动企业将合规经营理念深植发展脉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信用堤坝。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