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知识
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
诚信,让制度和行为...
诚信对企业的重要性...
诚信缺失成为中小企...
从品牌的兴亡看诚信...
对信用一般性意义的...
企业诚信考量社会责...
信用管理
国际信用管理的实践...
企业家如何坚持诚信...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包...
完善企业信用管理的...
信用管理定义、意义...
信用管理与信用服务...
重要文件及党和国家...
典型案例
宝钢不折不扣讲诚信...
碧生源加强企业领导...
诚信打造医药企业旗...
诚信生存之本 创新...
诚信树人品 创新出...
从蒙牛诽谤门看企业...
从三鹿事件看企业诚...
持续打造诚实守信、遵约践诺的信用环境
河北省张家口市以推进信用监管工作作为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举措,持续打造诚实守信、遵约践诺的信用环境。
搭建“智慧化”信用监管平台,助力营商环境优化。依托政务云资源,充分运用大数据、隐私计算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搭建张家口市“一网通评”信用监管平台,建立企业综合信用评价、节水企业信用评价等多种模型,使评价结果自动分类,评价数据有效整合,实现企业精准“画像”,切实提升服务企业的精准性、时效性。支撑构建衔接事前、事中、事后监管环节的全方位新型监管机制,不断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截至目前,累计归集涉企信息1000多万条,全市10万余家企业实现评价结果自动计算和自动分类,形成25个领域120个信用监管案例。
推行“减法式”信用承诺制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以项目落地“快不快”、企业办事“顺不顺”为标尺,深入推进信用承诺制改革。通过企业信用“提前审”、信用承诺“优先批”、备案资料“后续补”三项举措,实现行政审批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同时,通过构建“承诺践诺”闭环管理机制,实现放管结合,使市场既充满活力又规范有序。“质量安全监督备案承诺制助力提升审批服务效率”案例荣获“2023年度全国信用承诺优秀案例”称号。截至目前,全市有121项事项实施信用承诺制,1000多家企业享受到极简办事便利,其中340家企业实现项目快速落地,平均减少申请材料43%、免除现场勘验300多次,压减审批时限70%。
开展“靶向式”信用监管惩戒,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全面共享、充分应用各类信用评价和分类结果,在税务、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等25个领域实现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结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推行“信用+双随机”制度规范,合理确定、动态调整监管抽查比例和频次,让监管对失信企业“无处不在”、守信企业“无事不扰”,切实让“失信受罚”和“守信获益”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依法依规推行事前信用核查程序,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等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全流程嵌入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等领域,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约束格局。截至目前,累计核查91236次,反馈联合奖惩有效案例2000余个。
提供“保姆式”信用修复服务,帮扶企业信用重塑。拓宽信用修复渠道,通过线上“信用张家口”网站开通修复入口和线下市民中心开设修复窗口,赋予企业自主选择权利。创新“双书送达”新模式,在行政处罚决定部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发放信用修复告知书,让企业知晓信用修复时间、流程、途径等,便于企业掌握修复流程。推动信用修复实现常态化管理,通过组织宣传、定期培训、专项行动等方式,帮助失信企业依法合规及时完成信用修复,重塑信用良好形象,有效降低因失信而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市场合作、评优评先等方面的制约和影响。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召开企业信用修复培训会500余场,累计修复行政处罚信息300余条,帮助200余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来源:张家口市行政审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