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知识

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

诚信,让制度和行为...

诚信对企业的重要性...

诚信缺失成为中小企...

从品牌的兴亡看诚信...

对信用一般性意义的...

企业诚信考量社会责...

信用管理

国际信用管理的实践...

企业家如何坚持诚信...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包...

完善企业信用管理的...

信用管理定义、意义...

信用管理与信用服务...

重要文件及党和国家...

典型案例

宝钢不折不扣讲诚信...

诚信打造医药企业旗...

诚信生存之本 创新...

诚信树人品 创新出...

坚持以人为本 诚信...

借诚信之风扬力量之...

北仑:进出口企业“...

当前位置: 首页 - > 信用研究 - > 正文

强化科技赋能,推进信用广东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信用商务网【官方网站】 · http://www.ccbn.org.cn     发布时间:2025/10/14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试验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广东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着力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强化政策引领、打牢数据平台底座、推动信用应用创新、树立典型示范,打造以信用建设高质量发展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样本。

    主要创新做法:

    一、强化政策引领,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2023年以来,广东连续两年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进军高质量发展的号角。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强化政策引领,着力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是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国民经济体系各方面、各环节深度融合。2023年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实施方案》,从健全信用管理机制、营造良好信用环境、打牢坚实信用基础、加强信用监管和信用服务5个方面,扎实推进信用理念、信用制度、信用手段与国民经济体系各方面、各环节深度融合,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二是加快建设广东高标准信用服务市场。发达的信用服务市场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2023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建设高标准信用服务市场 促进信用广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有效扩大信用服务需求、统筹发展各类信用服务机构、建立完善信用服务制度标准、优化提升信用服务基础设施、增强信用服务机构服务能力、开展信用服务机构提升“春苗行动”等6个方面,推动广东信用服务市场高质量发展。

    二、打牢数据平台底座,推动公共信用服务提质增效

    2023年,信用广东平台2.0上线运行,平台配套搭建信用广东网、信用广东政务服务网、信用广东主题库、信用综合评价子系统、政务诚信子系统、区块链子系统、全国融资信用综合服务平台省级节点、运营管理子系统、信用可视化平台子系统、无违法违规证明子系统、“信易+”子系统、合同履约子系统、信用广东小程序、信用广东公众号等14个子系统,纵向联通信用中国平台和21个地级以上市信用平台,横向联通47个部门行业监管平台,支撑469个业务系统开展信用应用。截至2024年3月底,信用广东平台累计归集信用数据227.76亿条,覆盖全省1800多万家经营主体,数据量持续居全国首位。在信用广东平台的有力支撑下,广东着力打造公共信用服务标杆,推动公共信用服务提质增效。

    一是创建公共信用服务标准化试点。2022年4月获批开展全省公共信用服务标准化试点创建工作,以此为契机广东体系化推进全省公共信用服务标准化建设。2023年3月发布的《广东省公共信用服务标准体系》,涵盖了信用服务基础标准、信息公开公示标准、信息查询标准、信息共享标准、信用报告标准、信用核查标准、信用异议标准、信息修正标准、信用修复标准和公共信用综合评价标准10个子类别,合计122项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及其他标准,其中包含48项数据保障标准,有力支撑了全省公共信用信息采集、处理和应用规范化开展。

    二是深化实施信用修复“一件事”改革。针对失信信息信用修复存在的多头受理、重复处理等问题,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实行信用修复“一口受理、一次办成”改革,2024年4月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印发《深化信用修复“一口受理、一次办成”改革办好信用修复“一件事”工作方案》,完善信用修复流程设计,建立系统之间、部门之间的信用修复信息互认同步机制。同时,配套制定《广东省信用修复“一件事”办事指引》,做到修复申请“只进一门”、修复办理“一次办成”、修复指引“一图尽览”、修复政策“一书告知”,努力办好信用修复“一件事”,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的办事满意度、获得感。

    三是推行信用报告代替企业无违法违规证明改革。企业上市、融资,证明多、证明难是长期困扰企业发展的痛点问题。2021年7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信用报告代替企业无违法违规证明改革实施方案》,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一份信用报告代替百份企业证明改革,企业由过去跑相关部门开具海量无违法违规证明,简化为在“信用广东”网自主一键打印信用报告。截至2024年3月底,已成功出具报告8.2万份,累计为企业节省工日超200万天,节约成本7.5亿元,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不跑路,进一步便利企业招标投标、融资上市、信用评级、尽职调查、评优评先等活动,相关做法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全国推广。

    四是充分利用公共信用数据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建成全国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省级节点,初步实现与全国平台及辖区内符合条件的地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互联互通。根据国家有关部署要求,2024年广东加大对功能重复或运行低效的地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的整合力度,推动地方平台统一管理,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闲置浪费。截至2024年3月底,已有342.1万家企业签署授权文件,授权金融机构在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广东省级节点中查询企业相关信息,省级节点共入驻金融机构近700家,提供金融产品1800余个,放款总额1.3万亿元,其中信用放款超过5000亿元。

    三、强化科技赋能,推动信用应用创新

    一是引入隐私计算技术深耕应用场景。瞄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诈骗问题,急群众之所急,利用隐私计算技术搭建涉电信诈骗高危账户监测模型,共建联防联控机制,实现对涉诈账户的精准管控。在该隐私计算模型中,信用广东平台作为隐私计算节点,主要贡献了社会成员运行活动的相关信用数据;试点银行将此类数据与行内开户流程结合,开展账户分级分类管控,有效提升对涉诈高危账户的识别能力。

    二是深入推进31个重点领域信用监管工作。依托信用广东平台建立“信用+大数据”综合评价体系,对省内700多万家企业主体进行信用综合评价分析,并将评价结果每月更新共享至各监管部门,推动各部门根据评价结果开展分级分类监管,提高监管效能。依托信用广东平台建立政务诚信监测预警系统,对全省约9万家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信用状况进行监测,及时掌握政务失信苗头性问题;完善政务诚信建设机制,强化政务诚信建设责任落实,将政务诚信建设情况纳入对地级市和省级机关的绩效考核,发挥政务诚信建设引领作用。

    三是利用区块链技术优化信用数据管控流程。针对信用数据更新不及时、不同步,以及信用修复、异议、公示数据溯源难、协调难等突出问题,引入区块链技术,利用其不可篡改、可溯源等特点,组织开发信用广东平台区块链试点应用。选择广州、深圳、佛山、惠州、东莞等信用平台进行试点,与省级平台共同组成省市信用数据区块链,共建立了数据对账、信用修复、信用异议、信用信息公示等4个智能合约,部署6个记账节点。自应用上线以来,共处理对账数据304批次,修复、异议、公示数据共超过2200万条,彻底解决了由于省市数据不一致导致的责任无法界定、失信信息超期公示等突出问题。

    四、树立典型示范,推动信用建设向纵深发展

    一是开展两批6个信用建设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试点。积极探索信用建设新路径、新模式,其中广州市越秀区诚信商圈建设、惠州市“惠信码”守信激励模式和建立法院执行信用奖惩机制等3项经验入选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基层改革创新案例。

    二是大力组织开展信用县建设。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重要部署,充分调动县(区、市)开展县域信用体系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县域推动信用建设服务实体经济、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实践探索,着力解决信用建设城乡区域不协调等问题。目前广州市越秀区、黄浦区,深圳市南山区、宝安区,惠州市博罗县、江门市新会区、汕尾市陆丰市、韶关市乳源县等8个区县被评为信用县建设首批示范单位,各区县创新建立信用承诺、信用评价和公共信用报告应用,推出信用就医、“首席信用官”等创新模式,把信用建设全面融入县域经济发展中,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三是深入实施信用应用创新“揭榜挂帅”行动。组织全省各地各部门围绕信用建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开展应用探索,着力调动社会各方参与信用体系建设的积极性,谋划建设信用应用新场景、新模式,打造一批改革性、标志性的信用应用成果,加快解决信用应用不足制约全省信用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不断提升全省信用建设水平和守信获得感。

    四是积极树立诚信典型。组织开展全省“诚信之星”评选,举办诚信微视频、典型案例大赛,持续在全社会弘扬诚信文化,推进诚信建设。

    本文节选自图书《信用蓝皮书: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年度报告(2023—2024)》中“广东:强化科技赋能,推进信用广东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章节。

    作者:林先正,广东省投资和信用中心主任

    来源:国信高端智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