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知识
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
诚信,让制度和行为...
诚信对企业的重要性...
诚信缺失成为中小企...
从品牌的兴亡看诚信...
对信用一般性意义的...
企业诚信考量社会责...
信用管理
国际信用管理的实践...
企业家如何坚持诚信...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包...
完善企业信用管理的...
信用管理定义、意义...
信用管理与信用服务...
重要文件及党和国家...
典型案例
宝钢不折不扣讲诚信...
碧生源加强企业领导...
诚信打造医药企业旗...
诚信生存之本 创新...
诚信树人品 创新出...
从蒙牛诽谤门看企业...
从三鹿事件看企业诚...
2025年全国A级纳税人培育创新举措汇总帖
前言:A级纳税人不仅是企业信用的“金名片”,更是享受税收优惠、招投标加分、融资便利的通行证。近年来,各地税务机关创新服务模式,助力企业向“A级”进阶。本文梳理全国多地特色培育经验,看税务部门如何为企业发展注入“信用动能”!
一、区域特色培育模式一览
经过对2022年-2025年各地市A级纳税人培育专项行动的梳理可以看出,A级纳税人培育的执行层面以地级市的税务局为主,面向当地纳税人开展一系列信用政策宣传、辅导及修复等活动。
目前,各地纷纷推出A级纳税人的培育计划,从模式上可分为智慧服务先行、激励政策倾斜、精准滴灌辅导、优先宣传推广等四个方面。
(一)智慧服务先行
上海市:开展纳税信用提升行动,重点加强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信用培育力度,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纳入“税直达”纳税信用提示提醒服务范围,帮助企业从源头减少失信、失信后及时修复,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感受度。
四川省:达州市推出“税智+服务”,将“人工服务+全程互动+问办评一体化”紧密结合,打造集“咨询、办理、反馈”于一体的智能化远程问办服务模式,逐步实现从“解答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转变;不断落实“非接触式”办税举措,优化涉税服务质效,延伸服务触手,把提升纳税人满意度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
江苏省:苏州市推出“纳税信用贷”,将纳税信用 A 级纳税人作为联合激励对象,将纳税信用等级A级作为银行授信融资的重要参考条件。盐城市依托“盐税通”平台开展纳税信用主题线上直播活动。连云港市积极开展纳税信用提升计划,全面梳理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根据“纳税人经营状态、信用扣分指标”等关键字进行分类,每月形成重点辅导企业名单和针对性辅导内容。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税务局在全国首推的有利于纳税信用维护的改革创新项目——“纳税健康码”。作为企业信用的“晴雨表”,企业通过扫描“纳税健康码”,可实时查看名下待办事项、涉税风险、信用状态、享受的税费优惠政策及金额等信息。
(二)激励政策倾斜
安徽省:安徽省牵头25个省政府部门共同印发实施《安徽省“纳税信用绿卡”暂行办法》,为全省近10万户A级纳税人提供49项联合激励措施。
融资授信优先待遇。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放开“税融通”贷款额度5倍上限限制;国家金融监管部门推动银行机构直接降低贷款利率、保险机构给予保费折扣;人社部门对符合条件的施工总承包企业,一年内免缴农民工工资保证金。
项目申报优先支持。省发改委、经信、财政、住建等部门在项目申报、专项资金投放、债券发行等方面以直接倾斜或信用加分方式优先支持A级纳税人。
政务服务优先办理。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交通、海关等部门以容缺办理、免检发证、绿色通道、专人辅导等方式优先服务A级纳税人。持有信用绿卡的企业在交易不动产时,承受方缴纳契税后可直接办理登记。
荣誉评选优先推荐。省文明办、总工会、团省委、工商联等部门在评选“五一劳动奖章”“省优秀建筑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荣誉方面优先推荐A级纳税人。
广东省:湛江市制定《湛江市提高纳税信用为A级纳税人数量的工作方案》,从抓好企业上规培育工作、加大企业融资支持、加强管理规避扣分风险、加大对纳税信用A级纳税人的激励措施等七个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提高纳税信用为A级纳税人数量的工作举措。
加大对A级纳税人的激励措施。各部门在职权范围内,最大限度给予A级纳税人优惠与便利,在社会层面建立正确的信用导向。在实施财政性资金项目安排时,在政府招标供应土地时,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等环境保护许可事项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办理商务领域相关行政审批事项时,办理社保等业务时,给予优先处理的便利政策;A级纳税人享受调整发票用量即时办理、普通发票按需领用、优先办理出口退(免)税、一般纳税人取消增值税发票认证等便利措施。
加强对企业规避扣分风险管理。针对年度评价中不予评A的指标,做好预评和预警分析工作,事前提醒企业规避扣分风险。加强对企业的催报催缴,避免企业因零申报、负申报被扣分。加强政策宣传,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建立健全会计制度规定设置的账册账簿,增加可评A的纳税人数量。
重庆市:重庆市税务局携手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市工商业联合会联合发布《重庆市纳税信用提升计划》,将推出“信用账户”管理制度,其中A级纳税人享有19项“福利”。
“信用账户”在重庆市电子税务局税企互动平台开放,纳税人可通过“信用账户”全面了解自身信用情况,接收预警提醒,改进失信行为。比如,重庆市税务局将通过“信用账户”,对部分可预见的易失分指标进行精准提醒,避免因误申报引起指标扣分。
为连续5年A级的“5A”纳税人指派“专属联络员”,制作《税收专属服务手册》,提供“一户一策”“一户一员”专属服务,让守信企业在纳税申报、退税办理、信用贷款、招投标等方面享受更多便利和优惠。
(三)精准滴灌辅导
吉林省:松原市税务局推行A级纳税人“税管家”服务,根据企业行业类别,量身定制税收政策汇编和办税指南,对每家重点企业确定一名负责领导和一名服务专员,随时掌握企业的信用等级变化情况,跟踪做好纳税信用服务保障工作,对信用等级发生变化的纳税人及时发出提醒,对可能存在的扣分风险点进行预警。还组建“A计划”青年辅导小分队,选拔业务骨干入企辅导,帮助企业分析扣分原因,研究修复举措,并全程跟踪办理,加快各环节审批流转速度,确保尽快完成企业纳税信用修复。桦甸市税务局成立专家团队,组建“春风送暖 有问必答”诉求响应团队。团队内分工明确,分别负责政策推送、意见收集、沟通协调、问题解决等四个方面,实现两个“快”目标,纳税人缴费人反映问题“快解决”,政策推送“快到达”。桦甸市税务局为专家团队专门设立了研讨室,每周定期召开“圆桌会议”。此外,对于无行动能力等特殊群体主动提供上门服务,通过“进家中”“进医院”等多种形式全力解决“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的办税难题,开启“特事特办”绿色通道,以“动”起来的姿态,更好地服务群众。
(四)持续宣传推广
内蒙古:乌海市税务局归集信用评价相关政策及政策解读,结合企业融资需求、招投标应用等纳税信用应用领域,收集A级纳税人成长典型案例,采取将纳税人请进来和政策送出去等多种方式,依托地方主流媒体、纳税人学堂、乌海税务公众号、税企互动平台等渠道加以推广。同时,持续招募营商环境体验师、税收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积极主动向企业宣传纳税信用管理政策,采取定期上门、接受咨询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政策宣传辅导、涉税风险自查提醒等纳税服务。呼伦贝尔市税务局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问需问计大走访”“信用宣传月”等活动中,广泛向纳税人宣传纳税信用等级的重要意义,介绍激励惩戒措施,提醒纳税人注重自身信用维护。为新办企业纳税人提供“信用评价告知”服务,通过微信群、钉钉群、短信等渠道,推送纳税信用相关政策、享受便利等内容,持续加强A级纳税人的长周期培养。
四川省:达州市税务局在宣传方式和服务方法上求创新、寻突破,通过“税惠+服务”,依托“巴山税语直播间”税宣品牌,主动靠前,确保税费优惠政策落实落细,让纳税人缴费人充分享受政策红利,通过推送税惠政策、优化办税服务,不断擦亮“巴山税语直播间”税宣品牌,唱响税收宣传“好声音”。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税务局通过“纳税人学堂”,逐一对纳税信用指标明细进行讲解,着重对不予评A及直接判D的指标进行重点说明,详细介绍信用补评、复评的相关操作流程及相关申请表格的填写。
二、事前-事中-事后服务大揭底
从各地A级纳税人培育方案具体内容来看,可以根据事前-事中-事后的环节进行分解:
(一)事前引导+预警服务
引导服务通常由各地税务局针对年度评价中不予评A的指标,做好预评和预警分析工作,借助宣传渠道在征期前后对企业进行申报纳税提示。
预警服务通常分为指标预警与重点人群预警。指标预警为对辖区内纳税信用评价失分指标做定期分析,提前通过短信、微信群、QQ群等方式发送提醒,帮助企业规避扣分风险,并加强对企业的催报催缴。重点人群预警为筛选出重点培育企业,或辖区内B级、M级纳税人,针对该人群提供预警服务。
(二)事中辅导+监管服务
辅导服务主要是针对企业对于日常财务管理、依法纳税等方面在纳税信用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产生的疑惑和问题,通过线上线下、定期上门、一对一咨询等方式进行讲解和辅导。
监管服务主要为各税源管理部门对税收基础信息的清理,对企业纳税申报、财务报表报送、代扣代缴等情况的监控,加强对即时评价指标和企业信用动态的分析。建立纳税信用“评价—管理—监控”全过程体系,为不同信用级别的纳税人实施分类差异化管理。
(三)事后修复服务
修复服务主要为依托税收大数据,对于存在纳税信用失分且满足信用修复条件的纳税人,主动帮助其查找可修复指标,对符合信用修复标准的扣分指标进行再核实,部分指标可采取批量主动调整,对可以发起信用修复但尚未申提出申请的企业辅导其补正相关资料并提交修复申请,并通过“征纳互动平台”向纳税人推送调整结果,实现信用修复全流程“免申请、批量修、事后通知”和纳税人“免资料、免手续、免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