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知识
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
诚信,让制度和行为...
诚信对企业的重要性...
诚信缺失成为中小企...
从品牌的兴亡看诚信...
对信用一般性意义的...
企业诚信考量社会责...
信用管理
国际信用管理的实践...
企业家如何坚持诚信...
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包...
完善企业信用管理的...
信用管理定义、意义...
信用管理与信用服务...
重要文件及党和国家...
典型案例
宝钢不折不扣讲诚信...
诚信打造医药企业旗...
诚信生存之本 创新...
诚信树人品 创新出...
坚持以人为本 诚信...
借诚信之风扬力量之...
北仑:进出口企业“...
乌海供电公司:供电企业以“政企联动”为核心的诚信建设管理实践
一、企业概况
内蒙古电力集团乌海供电公司成立于1976年,隶属于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国有特大型供电企业,担负着全市56万人口的生活用电和一市三区四个工业园区的工农业生产供电任务,服务33.7万电力客户,在册职工1357人。企业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安康杯”优胜单位、全国群众性体育运动先进单位和“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多次被中国质量协会用户委员会授予全国用户满意服务荣誉称号,连续四年荣获省部级质量效益型企业称号,被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评为劳动和谐单位。
二、案例背景
(一)新时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根本要求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方面多措并举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动信用信息共享应用水平大幅提升,信用联合奖惩格局初步形成,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落地见效。日前,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要求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有序推进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信建设,运用信用理念解决问题,充分调度各类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合力。
(二)事关自治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
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在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暨全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诚信建设工程是事关自治区高质量发展的“六大工程”之一,好的营商环境首先是讲诚信、守信用,要通过建立健全机制、规制,引导全社会诚实守信。在抓好政务诚信的同时,要统筹推进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内蒙古电力集团乌海供电公司作为自治区独资大型企业,一直以来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各项决策部署,同时也担负着自治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企业诚信建设势在必行。
(三)企业提升综合竞争能力的根本要求
诚信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准则,更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寸步难行”的当今社会,诚信建设情况已经成为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诚信也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赢得消费者新信任的基础,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惬意诚信建设有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声誉,进而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此外企业诚信建设有利于维护公平竞争,通过遵守法律法规、坚持道德规范,为企业创新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促进市场的良性发展;第三诚信建设有利于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注重制度建设和监督执行,确保合法合规,有助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降低运营风险,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三、主要举措
乌海供电公司在开展诚信建设过程中,以“内外兼修”为原则,以“政企联动”为核心,对内开展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预警机制、建立监督机制、做好不良信息处置、完善信用评价”为主要内容的全流程自身建设,对外以政企“一盘棋”优化、政企“一条心”共建、政企“一体化”推进、政企”一条线互联,政企“一张网”互动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建设,全面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协调联动,以此推动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走上高质量快车道。
(一)夯基础,做好诚信管理全流程自身建设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在乌海供电公司“十四五”规划中明确诚信建设目标,并将目标分解落实至年度重点工作,形成“乌海供电公司‘十四五’规划分解落实清单,按季度督办工作进展情况;二是完善预警机制,动态监督信用中国、信用能源等平台上的信用信息、收集、梳理收集整理年度发生的违法合同约定、产品质量不合格、拖欠电费、违约用电、围标串标等相关市场主体侵害本单位利益的失信行为,并将上述失信行为信息汇总后形成《失信行为信息征集表》;组织各部门、单位按照最新版《能源行业市场主体信用数据清单》和《能源行业市场主体信用行为清单》更新完善“乌海供电公司信用风险点防范台账”,共梳理出“法人”类风险99条,“自然人”类60条,报送集团公司备案。三是建立监督机制,充分利用标准管理数字化平台,将管理标准中嵌入“风险管理”模块,梳理识别工作、管理流程中存在的信用风险及等级,进一步加强内控管理;同时由企业管理部会同纪检监察部、综合部管理部法务共同开展信用监管工作,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员工管理制度开展各项工作,形成合规合法,清正廉洁,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四是做好不良信息处置,畅通信用修复流程,在信用中国、信用能源、信用电力等平台上一旦监测到不良信息,迅速反应,按照相关部门要求缴纳罚款、填写信用修复申请并上传相关材料(例如信用修复申请表、信用承诺书、罚款缴纳发票等),最终平台受理申请,将不良信息消除,完成信用修复过程。五是持续完善信用评价,对内将合同管理、信访管理、授权纠纷、企业诚信形象管理、廉洁自律建设等事项形赋予量化分值,按月度开展考核,对各部门(单位)进行评价打分,对外积极争取各类诚信示范企业申报,参与中电联全国电力行业诚信示范企业评价工作,确保企业诚信建设指标与系统内外先进单位保持一致。
(二)政企“一张网”互动,利用政府信用信息平台扩大企业诚信管理建设影响力
一是贯彻落实乌海市发改委《乌海市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文件要求,向乌海市发改委报送“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联络人”名单,建立专人、定期对接机制,在内蒙古自治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调度系统中按月上传企业诚信建设情况及创新工作方法,将企业诚信建设的良好成果在自治区层面进行汇报展示。二是以实际行动支持乌海市信用示范市建设工作,收集整理并在“信用中国(内蒙古乌海)平台上传本企业重点工程合同履约情况,确保重点领域不发生违约失信行为,同时定期报送《法人信用承诺信息》及《法人信用承诺履约践诺信息》,将重点工程履约情况统一出口,并受政府部门监管,实现重点工程情况透明化、合规化。三是形成《乌海市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乌海供电公司任务清单》,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 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21〕52号)文件要求,在乌海市信用建设平台上传34000余条用户电费缴纳信息,丰富各类企业诚信画像,为乌海市诚信示范市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四是按照自治区、乌海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要求,优化供用电、电力施工营商环境,由乌海市能源局主导,申请在乌海市能源局网站公示电力设备租赁信息,确保设备租赁公开透明,创造诚信营商环境。
(三)政企“一盘棋”优化,“三电”民生工程联络机制树立企业诚信良好形象
“三电”工程是指“煤改电”“转供电”及“充电桩”建设,是关系到乌海市居民用户幸福生活的民生工程,是自治区、集团公司及乌海市委市政府关心关切的重点工程,乌海供电公司协同地方政府部门,全力推进“三电”民生工程建设进度,认真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以优质服务为落脚点,提升人民群众电力“信服感”。
一是由乌海市政府牵头,乌海供电公司密切配合,成立联合领导小组,建立线上工作对接群,与乌海市能源局、市住建局及三区住建局对接“煤改电”实施方案及年度实施计划,设立专人、专班负责此项工作,并定期参加政府组织的专题会议,汇报工作进度及存在问题,协调政府部门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压减前期及开工手续办理时限、加大力度扎实开展“确村确户”工作,由三区住建局牵头,加大“煤改电”宣传力度,并尽快确定全年投资方案,全面按期完成乌海市城区居民“煤改电”民生工程,截至目前已投入专项资金2.3亿元,做到”煤改电“设备接入完全免费,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居民取暖条件做出贡献,获得居民赞誉,擦亮诚信企业的金字招牌。二是按照集团公司“两会”及“研究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转供电治理及煤改电接入等3项重点工作”经理层专题会议工作安排,分析乌海市居民小区非电网直供电现状,按照“能改即改、应改尽改”原则,确定治理目标,摸清“转供电”主体底数,与乌海市政府住建部门密切合作,由地方政府确认改造用户清单,协调解决与开发商、物业间的设备移交问题,为非电网直供电治理扫清障碍,圆满完成2个小区,600余户的“转供电”工程,并将2024年度的转供电工程计划涉及的9个小区,6000余户居民纳入工作规划。三是紧跟乌海市城市转型发展步伐,大力发展新能源建设,依照《内蒙古电力公司电动汽车公共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方案的通知》(内电营销〔2023〕83号)文件要求,由营销服务部牵头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推进会议,完成停车场、学校、低碳产业园等20个点位,137只充电枪安装,为居民绿色出行提供电力保障。
(四)政企“一条心”共建,物资领域招投标“双赢监管”维护诚信建设成果
乌海供电公司深入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国有企业招标采购“应进必进”工作部署,物资管理部深入调研实践,严格按照《关于公司依法必须招标项目全部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招标采购的通知》(内电物资〔2023〕17号)和《公司依法必须招标项目“应进必进”有关事项研究推进会议纪要》相关要求,积极与乌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乌海市能源局对接,以最快时限完成CA锁办理、公共资源交易主体注册、项目备案、入场手续办理等各项工作,并就制度文件实施、中电联黑名单应用、评标专家入库抽取、系统资料传输等内容开展深入研讨。
公司10千伏及以下业扩配套电网施工框架项目顺利进入属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招标并成功发标,成为集团公司第二例顺利进入地方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招标项目。公司将进一步与乌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乌海市能源局加强信息沟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签署框架合作协议,积极推进公司依法必招项目进场交易顺利进行,推动招标采购廉洁、高效、安全、有序开展。
(五)政企“一条线”互联,12398、12345、95598热线同步保障诚信服务质量
乌海供电公司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助力自治区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服务乌海市经济发展,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将12398能源监管热线、12345市政服务热线和95598供电服务热线同步、同对象公布,保障客户知情权。一是建立客户诉求互通、协同机制,专人跟进客户问题协同处理情况,依据问题性质予以限时办结,并随时向客户反馈问题处理进度和处理结果;二是建立《乌海供电公司12398、12345、客户服务大厅诉求台账》,及时跟进、有效处理报事工单;三是妥善处置短期内无法解决的客户用电诉求,及时处置沟通、寻求专业部门专业解决路径,真正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四是要求客服人员严禁发生因未与客户及时沟通、未告知客户相关事项等问题导致投诉、越级投诉、舆情等事件;五是各单位建立健全全渠道客户需求响应处理监督机制,监督本单位客户经理服务客户需求全过程服务行为,严禁发生以“客需”谋“己私”等行为。六是市场营销不定期抽查12345、95598工单处理质效,进行通报考核,进一步完善预警机制。同时建立互联网舆情处置机制,积极应对网络负面事件,坚决杜绝因未与客服及时沟通、未告知客户相关事项等问题导致的投诉、舆情等事件,从网络信息及舆情方面开展诚信建设,扩宽了企业诚信领域。
(六)政企“一体化”推进,“八位一体”整合资源打造企业安全诚信品牌
乌海供电公司开展“‘八位一体’依法防控体系筑牢中型、重型载货汽车及专项作业车线下作业安全网”专题社会责任实践项目,以多次沟通协调,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形式,协同乌海市电力主管部门(乌海市能源局)、公安部门、公路收费站及车辆管理所、驾校、加油站、厂矿企业、大型载货汽车经销商及大车司机、群众护线组织及市民八个利益相关方共同开展防止“大车挂线”专项行动。
一是公司通过制作印制有宣传内容的瓶装水、纸巾、玻璃水、毛巾等进行发放,扩大宣传范围,为利益相关方提供专业培训课程,协调电力主管部门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在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区届,设立明显标志,并标明保护区的宽度和保护规定;二是在架空电力线路导线跨越重要公路的区段,设立标志,并标明导线距穿越物体之间的安全距离。在中型、重型载货汽车及专项作业车频繁穿越、作业的地段,设置由绝缘材料制作的限高4米警示牌,并标明“超过4米高度的车辆或机械通过时,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采取安全措施并经县级以上电力管理部门批准”。三是在微信公众号设置“随手拍”举报平台,鼓励群众护线组织、市民实时对中型、重型载货汽车及专项作业车违法在高压输电线下的危险行为进行举报;四是会同公安部门从类似案例中总结提炼,归纳出本地大车挂线触电事故易发、频发地点,危险行为类型,从而制作典型案例模型,以此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多措并举有效降低因大车挂断高压导线造成的电力设施破坏事件数,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障了居民的可靠用电,保障了线下行车的个人、企业的生命财产安全,树立了安全诚信品牌。
四、实施效果
(一)企业诚信意识提升,助力诚信企业氛围构建
乌海供电公司引导各单位、各部门将信用理念、诚信文化贯彻到各职能领域的管理链条和流程中,延伸到企业生产经营一线,重点落实到项目、落实到班组、落实见行动,大力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围绕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供电保障、优质服务,通过线上理论学习、线下宣传讲解等方式,不断发挥诚信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开展开展“诚信守法经营,优化消费环境”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活动,向市民发放宣传册500余份,宣传品200余份,接受市民咨询10余次。组织参与中电联主办的第五届(2022年)“信用电力”知识竞赛活动,吸引公司1131人参赛,参与率达74%以上,同时征集信用案例、论文16篇,择优报送论文1篇、案例3篇向平台投稿,最终4人荣获“答题能手”称号、5人荣获“优秀选手”称号。赢得了上级主管部门、乌海市居民用户的良好口碑。
(二)企业诚信水平提升,助力各项经营指标完成
通过多措并举推动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识别经营过程中的信用风险隐患,将不诚信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公司管理流程不断畅通,管理效率不断提升,各项经营指标圆满完成。2023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9亿元,同比增加38%。售电量完成148.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32%。均创历史新高。综合电压合格率完成99.949%,首次突破99.9%,位居系统内第一。城市用户系统平均停电时间完成3.36小时/户,同比大幅降低20.9%,供电可靠率连续四年突破99.9%,保持系统内前列。综合线损率完成0.63%。市场占有率实现69%。售电收入完成61.04亿元。平均售电单价完成410.17元/千千瓦时。百万客户投诉量完成集团公司激励指标。电费回收率完成99.997%。电网长周期连续安全运行 3569天。
(三)企业诚信管理提升,助力诚信品牌形象树立
通过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公司在诚信管理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增强了企业综合实力和品牌综合竞争力,树立了信用电力的良好形象。连续两年参加《企业管理》杂志开展的全国优秀诚信案例活动中,公司题为《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 注入优化营商环境“电动力”》及《“畅通‘煤改电’绿色通道,擦亮‘省心电’信用品牌”》均获得“全国优秀诚信案例”称号,公司总经理获得“企业诚信建设突出贡献人物”称号。此外,公司还荣获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23年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企业荣誉称号,参评结果为系统内评分最高,作为代表参加受邀参加中电联电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2024年,公司获评内蒙古自治区诚信示范企业称号,这也是系统内该批次唯一获此殊荣的盟市级供电公司。各类荣誉的取得既是公司信用体系建设的风丰硕成果,又有力印证了公司在诚信品牌建设方面取得的良好成效。
五、经验启示
电力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经济社会发展及保障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其信用体系建设也显得尤为重要,乌海供电公司通过一“政企联动”为核心的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实践得到了一些经验和启示:首先,要明确信用体系建设的目标与原则,将诚信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石,以提升企业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为木白哦,确保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正确方向;其次,要建立健全信用管理制度,完善信用评价机制、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信用奖惩机制等,对企业员工的信用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和约束,并激励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再者,强化信用意识教育,通过开展各类宣传及哦啊与活动提升员工对诚信的重视度和认可度,形成人人要诚信的良好氛围;最后,企业信用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部分,国有企业要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密切配合政府部门完成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并在实践过程中探索形成企业的特色模式和创新方法,与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相匹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打牢信用基础。
案例创造单位: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乌海供电分公司
案例创造者:段蕊、钱新月